一. 库恩的科学进步观点
库恩认为,科学是一个共同体,其成员按照共同享有的范式寻求解决各类问题的“解谜”活动。他的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想是:科学和科学知识通过革命而进步和增长。科学演化的具体历程是:前科学时期通过积累,演进到常规科学时期,在常规科学时期范式是科学共同体成员解决问题的共同规范和思维模式,但随着许多反常事实和反常问题的不断涌现和积累,常规科学面临空前的危机,危机以科学革命的方式得以克服,革命通过新范式和旧范式之间的竞争、选择,从而以淘汰旧范式的方式进行,经历了革命后的科学以新范式取代革命前的旧范式,科学由此得以进步,知识由此得到增长,从此科学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反常→危机→革命”的循环之中。而且,科学革命前和革命后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
二. 科学范式
在谈库恩的“常规科学”与“革命科学”前,我认为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范式”这一概念。事实上,库恩对“范式”在其早期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用法也不是十分明确的,存在广义与狭义之间的来回变化。
广义上,他认为范式是一个“专业基体”,或者说是“由一定共同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一整套新年、价值、技术等等” 。科学共同体成员可能都信奉理论实体(空间、原子、场……)的存在。另外这些成员对那种研究和解释是重要的也持有一致意见。这些观点都是广义“范式”的一部分。专业基体也包括一个或更多的“狭义范式”。
在狭义上,“范式”是一个“范例”,是科学理论有影响的表现。
针对“范式”的多义用法,Shapere和Buchdahl提出了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对库恩关于科学史的论点起到破坏作用。到了后期,库恩对此做出了重新解释:“不管‘范式’在这本书中有多少种用法,还是可以分为两个集合,各有各的名称,可以分别讨论。‘范式’的一种意义是综合的,包括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全部规定;另一种意义是把其中特别重要的规定抽出来,成为前者的一个子集。” “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它方面并无任何不同之处。”
三. 科学发展的模式
简要来说,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
前科学就是没有形成公认理论的科学,这个时候百家争鸣,争论不休。通过竞争与革命完成前科学到常规科学的转变。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它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当然,它并不需要,也事实上不可能解释其面临的所有事实。
常规科学则是出现了大家公认的理论范式,科学共同体在这一背景下1)增加观测和范式基础上的计算一致的精确性;2)扩展范式的范围,以包括另外的现象;3)确定普遍常数的值;4)用公式进一步明确表达范式的定量规律;5)判明通过哪一种方式将范式用于新的领域并令人满意。常规科学是一种保守的事业,因为理论范式已经形成,科学家们停止争吵,而将研究重点放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上,扩展科学的疆土。在常规科学时期,共同体成员的思维方式是“收敛的”,这是因为科学理论能够满足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有效性这五个评价标准。
只要范式的应用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应用范式的现象,常规科学的研究就不受干扰地进行下去。反常就是在常规科学范式下无解的难题,出现了理论与实验的冲突。而危机则是反常出现后在科学内部出现,由此将导致科学共同体分裂。相对于常规科学而言,反常事实是引发危机的内部因素,但也存在着许多外部因素,当科学之外的因素起了特别大的作用时,理论的崩溃和增生也是危机的一个重要信号。区分常态科学与处于危机状态下的科学的标准不是说常规科学没有“反例”,而是范式对于解释事实的有效性。库恩同意图尔明的观点,认为反常的发生促使去发明可供选择的范式。“常态科学最终只能导致对反常和危机的承认。而反常和危机不是以深思熟虑和说明解释为结局,而是类似格式塔转换的、比较突然和无结构的事件为结局。”
范式的摒弃是三项关系,包括一个得到承认的范式,一个竞争的范式和观察证据。随着一些强有力的竞争范式的出现,科学便进入了革命阶段。范式选择必须在相互竞争的范式中进行选择,得胜的范式必须建设性地处理危机的反常。新旧范式之间还需要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标准,当范式变化时,通常决定问题和解答的正当性标准也会发生重大改变,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是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同时像格式塔心理实验一样,也是知觉范式之间的转换。
由此,科学研究又从新范式还是了新的征程。
四. 简单评价
虽然库恩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然而还是有存在不足方面,也有很多科学哲学家对其持有批评反对意见。
拉里•劳丹反对科学革命说,他认为,“有许多证据表明,科学革命并不像库恩指出的那样革命,常规科学也并非那样常规,……任何一个范式都很少在某个领域取得库恩要求‘常规科学’具有的那种霸权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库恩的研究方法属于历史主义的方法。科学的进展的确是以累积性的方式取得进步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很难将这个过程认为成是“革命性的”,库恩的科学革命说的要点在于新旧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会如此,纵观科学史,我们很难见到科学发生彻底而本质的变化,即使某一理论存在不足与错误,它正确的部分却大多被保存下来革命后的理论还是会保留革命前理论的许多内容,甚至是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形式关系,相对论并没有完全放弃经典力学的内容。而且,科学理论间的不可通约,也只能证明理论形态的多样性,不能证明其发生了“革命”。
[参考资料]
1. 约翰•洛西. 科学哲学历史导论(第二版). 邱仁宗等译 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
2. 邓周平. 科学技术哲学新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3. John Losee.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4th edit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