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和黄翔老师聊天的一些记录

1. 目前我所学习的课程以导论性质为多,一个问题很快就带过了,所以有时候看书会有一种没有想法或者觉得论证已经很完满的感觉,也会觉得非常细碎,这是入门阶段都会有的感觉。事实上要弄清楚一个问题,要去明白来龙去脉,阅读大量文献,会发现那些“完满”的论证都是有问题的。

2. 做哲学是一种对各个证据的权衡,所以,如上。

3. 找准一个问题去深入地探究,会是一个新的世界。首先要学会哲学家们论述这个问题的一套“黑话”,最好能有论文集看经典的论文,把基础的部分掌握了,再深入就会轻松了。

4. 比如causation的问题不仅仅是形而上学在讨论,还有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等等都会有涉及;modality会涉及到语言哲学、逻辑学等等。找准一个方向去钻,不难出人头地。

5. 认知科学、实验哲学都是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的领域,哲学做的是使用它们的结果,并不会过于要求专业背景。科学哲学也是,比如生物学哲学很多知识也许只需要中学生物知识。

6. 德国处在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的交界点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也在做分析哲学(我无知了原来一直以为德国基本是做大陆的)。近年来留德学生也有很多,所以竞争也许会激烈。

7. 推荐Sosa的Causation and Conditional,是一个早年编的关于causation的论文集。还有Contemporary Debates系列,当代的很多讨论都有叙述,导读性质的。人大出版社翻译的那套书也不错,可以看看。

8. Thelgard的Mind,在2000年左右是很好的认知科学教材,但是认知科学在2004年左右有了一次转向,当前的认知科学有两派观点。主张回归到经验层面研究认知。(具体忘了)

9. 多找一些方向来钻研,实在觉得没兴趣了,再考虑其它的。

发表评论?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